在《傍晚向⽇葵》中,看⻅华语艺术电影的当代表达
2023-08-16 19:39:03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被誉为中国先秦诗歌“双璧”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,分别确⽴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源头,同时也⾜以证明,我们的确⽣活在⼀个诗意盎然的国度,这种诗化意识也始终对我们产⽣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。正所谓诗性⼤发,艺术需要诗意的情感,电影更需要诗意的表达。

李旭导演的《傍晚向⽇葵》,⾸先有⼀个较为诗意的影⽚名字,寥寥五个字,⾜以在脑海中勾勒出⼀幅画⾯:临近傍晚时分的夕阳,向⽇葵在晚⻛中安静挺⽴着,向⽇葵有她⾃⼰的⽅向。同时,⽚名⼜让我联想到作家李娟的散⽂集《遥远的向⽇葵地》,在她的笔下,优雅散落的⽂字连缀起了平静的⽣活,⽽⽣活本身就像是⼀⾸蕴含着美与⽣机的诗歌。

在看《傍晚向⽇葵》的过程中,数次被李旭导演透过镜头语⾔展露出的诗情所打动,也为娜仁花饰演的⼥主⻆徐曼芳的⼈⽣命运所牵动着。影⽚本身的内容类似于⼀种质询,抑或是对于⽣命本质的不断追问,或许可以援引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·⾼更那幅颇具神秘主义⻛格的画作:我们从何处来?我们是谁?我们向何处去?《傍晚向⽇葵》所以要尝试回答的,其实就是这个“去”的问题。

是啊,去哪⼉呢?徐曼芳能去哪⼉呢?我们,⼜能去哪⼉呢?这些有关“去”的思考过程,实际上更是充满了“留”的意味。就像⽣与死、罪与罚,这些我们明知的悖论,在《傍晚向⽇葵》中被再次提起,更值得⼀提的是,它引发了更深层的思考,因为“去”也好,“留”也罢,⾏为的关键,在⼈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选择,徐曼芳究竟该如何选择?这是贯穿整部影⽚的⼀个重要思考点。

娜仁花饰演的徐曼芳,是在⽣命⻓河的最后⼀段时光⾥,在乡⼟⽓息中寻觅⼈⽣真相的⼥⼦。作品在题材上类似于“法国新浪潮祖⺟”阿涅斯·瓦尔达的《五⾄七时的克莱奥》,处理⼿法上却截然不同。在《傍晚向⽇葵》中,诸多⻓镜头的使⽤与其说是⼀种拍摄技法,莫不如说是⼀种诗化⻛格相当明确的视听语⾔。⻓镜头有时是徐曼芳的主观视点,默默记录下她所⻅所感的⽣活细节,有时⼜化为了不断流动的时空中的温柔⼀瞥,徐曼芳步⼊了使她感到内⼼安定的乡⼟空间,也仿佛是经过了时间本身。

由此看来,《傍晚向⽇葵》中的⻓镜头运⽤其实是充满了哲学意味的,它既可以⽤柏格森直觉主义的术语“绵延”来阐释,也⾮常符合德勒兹所推崇的那种“时间—影像”。简⾔之,《傍晚向⽇葵》以⼀种散⽂诗式的影像表达,传达出⽣与死的哲学命题。

我们是否在匆匆忙忙急于追寻⽣命意义的时候忽略了⽣活本身,⼜在⽆⼼插柳的瞬间顿悟了“⽣如夏花之绚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”的⽣命哲学?

⽣命是⼀次冒险,每个⼈都不知道路的尽头是什么?徐曼芳知晓⾃⼰的⽣命临近终点,但是她从畏惧到坦然,这种⼼灵⼒量的成⻓,赋予了⻆⾊闪亮的弧光。

从吴永刚的《神⼥》到费穆的《⼩城之春》,从谢铁骊的《早春⼆⽉》到吴贻⼸的《城南旧事》,中国诗电影的传统根须绵延并且从未断绝。在这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如同⼀⾸意味深⻓的散⽂诗的《傍晚向⽇葵》中,我再次看到了华语艺术电影在当代的独特表达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